
赛道百科(4):中国站15周年-上海国际赛车场巡礼
2018.04.12
• 上海国际赛车场 •
SHANGHAI INTERNATIONAL CIRCUIT
赛道名片
位置:中国 上海 嘉定
坐标:31°20′20″N,121°13′11″E
方向:顺时针
弯角:16 (7左弯+9右弯)
单圈长度:5.451公里
比赛总圈数:56圈
比赛总里程:305.256公里
设计:Hermann Tilke
观众容量:200,000
赛道配置:2004年
首次举办F1:2004年(今年为连续第15年)
承办合同:至2020年
正赛赛道记录:1:32.238 Michael Schumacher,法拉利,2004年
最快单圈记录:1:31.768 Lewis Hamilton, 梅赛德斯, 2017年排位赛Q3
赛道概况
上海国际赛车场是久事集团及上海国际汽车城控股的国内首条通过FIA国际一级认证的赛道。赛道位于上海市嘉定区,毗邻安亭国际汽车城,是上海建设国际汽车城的重要组成部分。赛道线路形似“上”字形,寓意更高和积极向上。除了承办F1以外,还承办过A1、亚洲GP2、MotoGP、澳洲V8、WEC等国际重大赛事。
1998年,珠海国际赛车场曾出现在1999年的F1暂定赛历,但随后赛道未能通过FIA的一级赛道认证,中国大奖赛暂时搁浅。
2002年2月,上海国际赛车场有限公司成立,赛车场和中国站开始筹备,宣布与FOM签订7年F1承办合同。
2002年10月17日,上海国际赛车场奠基破土动工。
2004年6月,上海国际赛车场基本建成并通过FIA验收,Gerhard Berger驾驶法拉利F2003-GA完成上海国际赛车场的首个F1单圈。
2004年9月底,上海国际赛车场举办了第一场F1中国大奖赛。
2005年10月,中国站作为收官战举办,也是V10引擎时代的最后一场大奖赛。
2009年起,中国站从赛历的下半赛季移到4月举办,同年轨道交通11号线北段1期通车,上海赛车场站投入运营。
2011年2月,F1中国站再续7年至2017年。
2011年4月,奥迪冠名上海国际赛车场。
2013年,中国站迎来十周年,上海本土车手马青骅代表卡特汉姆车队亮相第一次自由练习赛。
2017年9月,F1中国站续约3年至2020年。
2018年,中国站迎来15周年,Fernando Alonso将成为唯一一位15年中国站全勤的F1车手,上汽集团或将冠名上海国际赛车场。
2019年,中国站若仍安排在赛历第三站,则将举办第1000场F1锦标大奖赛。
现代化的赛道设施
上海国际赛车场造价达26亿人民币(下相当于4.5亿美元或3.7亿欧元),仅次于阿联酋阿布达比的亚斯码头赛道,2004年建成时拥有最先进的赛道及其配套设施,以及最大的围场区域。
主看台直道及维修区
庭院式围场建筑
媒体中心
丰富的周边娱乐项目
上海国际赛车场除了拥有FIA认证的一级赛道外还有诸多周边项目,包括卡丁车场、ATV越野场、风洞体验中心、跑马场、高尔夫球场、航模场等。
* 注:部分项目已因某些原因关闭
七年七冠
在2004年中国站首次举办至2010年的七年间,上海国际赛车场也创造了一个记录——7年诞生了7个不同的分站冠军。
2004年,Rubens Barrichello在车王排位赛失误正赛不顺的情况下为Ferrari车队夺得了中国站元年的冠军。
2005年,Fernando Alonso在中国站获得了当年第7个分站冠军并代表Renault夺得车手和车队双料冠军。
2006年,第6起步的Michael Schumacher在雨地逐渐变干的赛道条件下,在第一弯先后超越两辆雷诺,终于在中国站获得分站冠军,也是个人生涯第91个分站冠军,随后也成为生涯最后一个分站冠军。
2007年,又一次雨第地变干的比赛,新秀Lewis Hamilton用雨胎坚守,最终磨光轮胎橡胶后,进站时因抓地力不足导致进站90度弯处转向不足陷入沙石地,Kimi Raikkonen夺得分站冠军并最终获得年度总冠军。
2008年,Lewis Hamilton夺得中国战冠军。Kimi Raikkonen为队友Felipe Massa让车促使冠军悬念保留至巴西收官站。
2009年,全场雨战,Sebastian Vettel获得个人生涯第二个分站冠军,也是红牛车队第一个分站冠军,也可被视为红牛火星车在随后的几年走向统治地位的起点。
2010年,Jenson Button在最拿手的半干半湿的赛道条件下首次夺冠。
后7年轮回的冠军们
伤心地 or 福地
中国站,
成就了Red Bull车队的第一个分站冠军,
也成就了Sebastian Vettel在Red Bull车队的第一个冠军,
也奠定了Red Bull随后多年的火星车统治地位。
中国站,
成就了Nico Rosberg的生涯第一个分站冠军,
也成就了Mercedes车队时隔55年回归F1后的第一个分站冠军,
也奠定了Mercedes随后进入V6涡轮时代后的统治地位。
但是中国站对某些最顶尖的车手而言,却是一个伤心的开始。
2004年,在F1排位赛还是单圈排位制的时候,Michael Schumacher在1号弯意外滑出赛道,最终只能从维修区起步,正赛又在13号弯进入大直道前再次打滑,最终只能12未完赛,自摩纳哥站退赛后首次未能登台甚至未能进入积分区,对Michael Schumacher来说算得上是2004赛季中最糟糕的一站。
2005年,在赛前的出场侦察圈,Michael Schumacher遭遇Christijan Albers的追尾被迫临时更换没有完全调教的备用车,在22圈安全车带领的情况下又离奇的滑出赛道。
然而2006年雨战,第6起步的Michael Schumacher先后在1号弯精彩地超越两部Renault,终于征服上海国际赛车场拿下中国站冠军,及个人第91个也是最后一个分站冠军。
2006赛季Schumacher退役后,2007年赛场上又迎来了在GP2新秀赛季即拿下总冠军的Lewis Hamilton,进入F1赛场后势头不输两届世界冠军的队友Fernando Alonso,当Hamilton逐渐成为夺冠大热门的时候在中国站却遭到了滑铁卢,雨地边干的比赛中用雨胎坚持在赛道上,最终磨光了橡胶无法转入进入维修区的90度急弯陷入沙石区,成为2007赛季失去总冠军的转折点。
然而2008赛季,Hamilton征服了上赛场获得分站冠军并最终拿下总冠军,随后又成为第一个打破7年7冠魔咒的车手,成为中国站获得冠军次数最多的车手。
2017赛季中国站又是一场雨战,Max Verstappen首次代表Red Bull车队跑上海国际赛车场,然而排位赛不利,先后遭遇引擎熄火和Antonio Giovinazzi撞车未能完成有效飞行圈,最终只能位列19并从16位起步。
但正赛Verstappen表现极为亮眼,在第一圈连续超越9辆车上到第7位,最终站上领奖台,并拿下了那一站的“今日最佳车手”称号。对于有潜力刷新多项最年轻纪录的Verstappen而言,站上中国站的最高领奖台或许只是时间问题。
中国站谱写了诸多经典传奇的故事,不管有多么心酸的历史,结局似乎都是甜蜜的。
历年中国站观赛人次
* 单位为万人次
车手杆位次数
车队杆位次数
车手冠军次数
车队冠军次数
排位赛最快圈
* 不含2006、2014年湿地比赛的统计
正赛最快圈
* 不含2009年湿地比赛的统计
平均停站次数
* 不含未完赛车手的停站次数统计
* 仅含2011年起倍耐力成为F1轮胎供应商后的统计
* 2017年为湿地比赛
其它数据
本站倍耐力提供配方:白标中硬胎、黄标软胎、紫标极软胎
周末天气预报 (截至4/11):周五阵雨转中雨,周六多云,周日晴
历年雨战概率:35.71% (5/14,上一次雨战:2017年)
历年安全车概率:42.86% (6/14)
维修区限速:80 km/h
上赛季平均停站次数:4.6次(湿地,不含未完赛车手,2016年干地时平均3.0次)
上赛季平均进站耗时:17.396秒 (不含超过最快耗时107%的时间统计)
历年杆位获胜概率:64.29% (9/14)
历年头排发车获胜概率:71.43% (10/14)
历年获得冠军的最低发车位:6 (2006 Michael Schumacher (法拉利)
比赛时间与转播计划
现场观赛及活动时间表